华侨大学主页 |  加入收藏 
专业建设与质量管理科

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校级本科教学示范团队申报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1-07-08作者:


各学院: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夯实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培养和造就“四有”优秀教师队伍,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开拓新格局,决定组织开展2021年校级本科教学示范团队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围绕新时代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一流人才的建设目标,立足高等学校办学目标和根本标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专注于本科教学、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的一流本科教学示范团队,培育成为一流本科教育引领者、教书育人示范者和教学模式创新者,在促进华侨大学“为侨服务 传播中华文化”以及“服务HWTZ”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面有明显成效。

二、申报条件

1.基本要求。示范团队成员应由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的专任教师和实验技术等相关系列人员组成;高级职称教师每学年必须独立讲授一门及以上本科生理论课程;团队成员应坚持潜心教书育人,师德高尚,具有较强的“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和“服务HWTZ”的使命担当意识;做到“德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做到“学高”,下苦功夫、求真学问,以扎实学识支撑高水平教学;做到“艺高”,教学基本功扎实,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融入“四新”建设,具有较好的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能力,积极承担境外生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境内外学生融合教育改革发展。

2.组建要求。以课程(群)或课程模块形式组建团队;团队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在本学科专业或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连续在教学一线为本科生授课5年以上,优先支持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领衔组建团队;成员职称结构分布合理,人数为5-10人;团队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成果丰硕,改革成效突出。

3.目标要求。团队应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文化,团队效应显著,集体成果丰富。主要发展目标包括:

1)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境内生和境外生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注重学生统战意识、综合能力的提高、学术视野的扩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持续深入开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形态、教学方法等创新,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开展一课多师、一师多课改革,长期坚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取得成效;坚持集体备课、全员授课,严格遵守教学规范,有强烈的质量提升意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集体教学研究活动和教学改革工作。

2)致力于培养和引进优秀教师,积极参与名师培育工程,形成一支高水平、稳定,且具有合理的年龄梯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运行机制等的师资队伍。

3)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团队课程群突出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坚持“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团队具有较强的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观意识,建立健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能力评价体系,将质量标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

4)坚持“侨校+名校”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家两个“双万计划”,建成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一批教学科研平台、基地、项目和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三、建设任务

示范团队除需达到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组建要求和目标要求外,还应实现相应的建设任务。主要包括:

1)以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为支撑,以推动“一流团队、一流教学”为任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建设期内获得3项以上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课程建设、教育改革等项目;   

2)在境外生培养及境内外生融合教育方面有校级以上成果;

3)2名及以上成员入选教学名师培育工程或精彩一堂课、教学竞赛等校级教学竞赛二等奖以上;

4)开设3门以上专业核心或专业基础课程,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好,具有良好的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氛围;

5)具有3项校级及以上在研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成果显著。

6)新建1门以上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制订新建开放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方案,用于开展慕课混合式教学,基本形成可示范推广的混合教学模式。其中,团队已建成的慕课资源应当在线上授课2轮以上;

7)定制化引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以上,积极应用线上知识学习和测验、互动,线下翻转课堂讨论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具有过程完整的教学活动记录和慕课平台教学服务;

8)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依托,以构建本科实验教学体系为任务,取得3项以上校级及以上实验教学平台(项目)立项、实验系列相关教学成果或教改项目;

9)开设综合实验课程2门以上,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10)参与科研课题项目,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不少于2项,每学年所开设的实验项目内容更新率不低于10%。

 其中(1)-(5)项为必须满足的建设任务;(6)-(7)项需满足一项,以教务处立项文件和认定为依据;(8)-(10)项需满足一项,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立项文件和学期教学课表为依据。

四、建设保障

学校设立本科教学示范团队专项建设经费,根据团队建设成效分三年予以资助。经费审批由团队负责人管理,主要用于支持团队成员开展教学与实验研究、课程改革和建设、出版教学研究论文等成果、培育教学成果、开发慕课和实验仪器等教学资源、外出交流学习等。鼓励学院给予校级示范团队配套建设经费。

五、申报要求

1.实行限额申报、择优立项。各学院可申报教学示范团队1-2个。

2.示范团队立项建设周期为三年。学校将组织中期检查和项目验收,对建设期满成效显著的示范团队,将在全校范围进行经验推广普及。未达到建设任务的,取消立项资格。建设期内,若团队成员发生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取消立项资格。建设期间,根据教学需要需调整团队负责人的,应报教务处审核批准。

3.各学院应充分重视教学示范团队建设工作。根据申报条件,按照择优推荐、重在建设、有利示范的原则,认真组织推荐,并报送以下申报材料:(1)本科教学示范团队申报表(纸质版一式1份,电子版)(附件1);(2)本科教学示范团队推荐汇总表(纸质版1份,电子版)(附件2);(3)其他支撑材料:本文件中“申报条件”和“建设任务”中所涉及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团队教师职称结构、开设课程数量、慕课资源应用情况等要求的证明材料,以学院核实盖章为准。

4.以上材料请于723日前报送教务处专业建设与质量管理科,电子版材料请发送:jzk@hqu.edu.cn。

泉州校区:专业建设与质量管理科(杨思椿科学馆302室)

林老师,联系电话:0595-22693618;

厦门校区:专业建设与质量管理科(行政研发大楼602室)

李老师,联系电话:0592-6161161

 

附件:1.本科教学示范团队申报表

      2.本科教学示范团队推荐汇总表

 

 

 

                              教务处

                          2021年7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