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主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为期22天 近百部作品 海外社交媒体运营工作坊闭幕

时间:2023-12-07作者:来源:宣传部   作者:杨妍怡 徐欣雨 图:学生融媒体中心

历时22天,由我校新闻中心、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中国最早内容出海机构之一——深圳雅文传播公司主办的华侨大学学生国际传播素养训练营之海外社交媒体运营工作坊于12月2日闭幕。

培训期间,深圳雅文传播公司一线业务骨干为学员作《2023全球社交媒体数字化分析》《海外社交媒体运营基础》《中国内容出海案例分析》等专题授课,指导学员们以小组形式短时间完成文化产品海外宣发策划案等实战练习;厦门广电集团、泉州电视台记者分别以《浪花》和《宋元中国看泉州》为例,分享短视频选题、策划与传播的相关技巧;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外实践导师讲解了短视频的拍摄与剪辑实操等,帮助学员们了解海外社交媒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运营基础以及短视频创作的基础知识等,进一步提升学生国际传播的素养和技能。

除了专题授课外,老师们还指导学员们完成短视频的创作与个人社交媒体运营。期间,学员共提交了近百部作品,并在海内外社交媒体发布。其中,提交21部作品参加训练营的奖项评选。

闭幕当天,师生一同观看了学员的获奖作品,评委老师现场点评作品并提出短视频创作与社交媒体运营的建议,学员们分享创作经验以及参训的体会。

“虽然我已经大三了,但这是第一次参加训练营。”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林诗于获得了“最佳运营奖”“评委会大奖”,参训期间她创作了多部作品,“感触最深的是在这里不仅能学习到技能,也让我们与境内同学有更多的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她认为,大家可以慢慢摸索,形成有自己独立风格的作品,创作出适合国际传播且有影响力的作品。

外国语学院的陈佳烨创作的作品《以猫咪视角看华大》,以其新奇的创作角度受到好评,获得了“评委会大奖”。“课程干货满满,对我的创作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她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视频剪辑课程,“老师们讲得很仔细,让我从一开始较为生疏地剪辑,到如今能较为熟练地完成作品。”

“作为非新传专业的同学,在这里学到很多关于社交媒体运营和短视频创作的知识和技能。”化工学院的毛斯瑶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唐嘉欣合作的《梦》,因剪辑和选题独特,获得了“最佳人气奖”。她说,训练营不仅让她开阔了国际视野,更让她直观感受到身边同龄人的作品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我们也会更加努力,向优秀学习,创作更多有想象力的作品,讲好华园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据主办方介绍,深圳雅文传播公司已在YouTube上专门开设一个频道,推广学员作品。后续,还将在雅文传播公司的矩阵账号中推广。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也将择优刊发学员作品。

至此,华侨大学学生国际传播素养训练营,共举办短视频与网络直播技能、纪实与新闻摄影、海外社交媒体运营3期主题工作坊,邀请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厦门广播电视集团、泉州电视台等资深媒体人来校授课,学员已辐射全校20个学院的950多名学生,其中包括320余位来自马来西亚、泰国、安哥拉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的境外生。累计生产短视频作品140余部、摄影作品220幅,并有60位同学脱颖而出,进入中国新闻社、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福建日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厦门广播电视集团等主流媒体实习。所运营的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粉丝量近7000人,获赞数约六万次。

闭幕式现场

训练营课程现场


(编辑:魏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