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主页 |  加入收藏 
质量工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质量工程 > 正文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时间:2016-08-19作者:

适用对象 理工类本科各专业(学分:2 学时:54)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大学物理实验是对我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 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训练的开端。

    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有 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应在中学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 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课程与基本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应充分注意我校境外生大部分学生没有经过中学系统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

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1 通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 的理解。

2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

(1) 能阅读实验指导书或资料,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2) 能借助教材或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 能应用理论对实验现象做初步的分析判断;

(4) 能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

(5) 能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 教学中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 性,明确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2 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安全制度,树立 良好学风。

3 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初步能力。

4 通过物理实验的基本训练要求做到:

(1) 自行完成预习,进行实验和撰写报告。

(2) 能调整常用实验装置并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3) 熟悉物理实验中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如:比较法、放大法,转换测量法、模拟 法、补偿法和干涉法等。

(4) 能够进行一般常用物理量的测量。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电流强度、电压、电阻 、磁感应强度、折射率等。

(5) 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并学会使用方法。

5 开设少量近代物理实验,以利对近代物理概念的理解。

6 开设少量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四、课程的学时分配

本课程本科教学时数为54学时,专科教学时数20学时,本科在第二,三学期,专科在第一学 期开设。另有10学时以上的选做实验项目,含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项目。
学时分配如下:
 略


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
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工程技术的基础,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 术人才的高等工业学校,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比较深广的理论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具有从事科 学实验的较强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

一、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物理实验是对高等工业学校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的必修基础课程,是大学 生进入大学后受到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是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 训练的重要基础。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 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应在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上,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 ,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任务是:

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 理的理解。

2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

(1) 能够自行阅读实验教材或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准备;

(2) 能够借助教材或仪器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 能够运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分析判断;

(4) 能够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5) 能够完成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3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在教学中适当地介绍一些物理实验史料,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 育,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的重要性,明确物理实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2 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安全制 度,树立优良的学风。

3 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初步能力。其中包括下列 内容: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直接测量结果的误差表示(可用平均绝对误差、仪器误差或估 计误差来表示测量结果的误差限值);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处理实验数据的一些重要方法 ,例如列表法、作图法和简单线性函数的最小二乘法等。

在教学中要注意系统误差的分析。

随着微机的普及,可在部分实验项目中对学生进行使用微机的训练。

4 通过物理实验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做到:

(1) 能够自行完成预习、进行实验和撰写报告等主要实验程序。

(2) 能够调整常用实验装置,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术。例如:零位校准;水平、铅直调整; 光路的等高共轴调整;视差的消除;逐次逼近调节;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正确接线等。

(3) 熟悉物理实验中基本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例如,比较法,放大法,转换测量法,模拟 法,补偿法和干涉法等。

(4) 能够进行常用物理量的测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力、温度、电流强度、电压、 电阻、磁感应强度、折射率等。

(5) 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并学会使用方法。例如,测长仪器、记时仪器、测温仪器、变阻 器、直流电表、电位差计、通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分光计、常用电源和常用光源等 。

在进行以上各项基本训练过程中,要重视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去指 导实践,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5 要开设一定数量的近代和综合性物理实验,以利于学生对近代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进 行综合性物理实验的能力。

6 要开设少量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在实验方法的考虑、测量仪器的选择和配合、测量条件的 确定等方面受到初步训练。

三、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54学时左右。物理实验课以物理理论课滞后一学期开设为宜。

各部分大体可以参照下列比例分配:

误差概论、力学和热学 25%

电磁学35%

光学20%

近代与综合物理实验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