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主页 |  加入收藏 
教学运行科

关于申报华侨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第十批)的通知

时间:2022-04-05作者:

各学院:

为进一步完善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经研究,决定继续面向全校遴选一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第十批),并加强课程的建设与规范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程要求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和培育精神,探究知识背后的价值观、方法论以及精神境界,课程应具有系统的教学内容、稳定的课程教学团队。

(一)课程模块:

1.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由六个模块组成:(1)创新与创业;(2)社会科学理论与实践;(3)文史哲经典与文化传承;(4)艺术与审美;(5)自然科学与技术;(6)人类命运共同体。

2.根据通识教育选修课已开课情况,本批次将优先遴选“人类命运共同体”模块的课程,侧重支持“四新”建设类课程、侨史侨情类课程、科技伦理类课程等特色课程的申报。原则上不再增设与己开设课程内容相似的课程。课程申请人可在教务处网站查询通识教育选修课已开课情况(选点教务处首页的“快速通道”的“通识选修课”),以免重复申报。

(二)课程负责人或教学团队:

1.课程负责人应为我校在职教师,职称为讲师及以上。鼓励负责人组建教学团队申报,并欢迎邀请校外专家,特别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在各行业取得优异成绩的杰出人士参与教学团队。

2.原则上每位教师最多只能担任2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累计参与的教学团队不超过3个。

(三)学时学分与班级人数:

1.原则上每门通识教育选修课2学分32个学时。个别课程因课程性质及教学内容需要可以只安排1学分16学时。

2.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每个班级原则上控制在80人以内。

(四)教学环节:

1.教学形式:包括课堂讲授、互动研讨、课外阅读和作业实践等多个部分,鼓励引进或自建优质在线教育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活力与教学质量。鼓励授课教师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将课程开设到知名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历史街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地方,进行户外教学、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2.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鼓励在试卷考试基础上,进行报告撰写、社会调研、案例分析、商业计划、实验设计、作品展示等考核方式的融合。

3.成果展示:鼓励将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成果与创新创业赛事、学校主题教学活动周等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

二、材料提交

(一)学院组织:请各学院积极组织教学效果好、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及团队申报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主动承担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的职责,扩大学科专业知识的普及辐射作用,提升学院、学科在学校师生中的影响力。学校将在学院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相应的体现。

(二)教师申报:请有意申报的教师认真准备,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加强研究,填写《华侨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表》(附件1),按规定时间将材料交至学院。

(三)材料汇总与报送:请各学院于4月25日下午下班前,将签字盖章的《华侨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附件2)以及课程申报材料,报送泉厦两校区教务处教学运行科,电子版请发送邮箱jwk@hqu.edu.cn。如因疫情影响,纸质材料的提交另行通知。

三、课程评审

(一)材料初审:教务处对课程申请人的开课资格、提交材料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初步审核。

(二)课程评审:教务处将初审合格的材料提交专家组,由专家组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

(三)公示发布: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发文公布立项课程。

四、课程管理

(一)支持政策:为鼓励教师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校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工作量、课酬、跨校区开课、课程建设以及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支持。有关细则请参阅《关于印发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和工作业绩奖励办法的通知》(教务〔2017〕23号)。

(二)开课要求:申报的课程一旦获得立项,每学年至少开课一次;一学年未开课的课程,将进入预警名单;累计两学年未开课的课程,则自动淘汰。被淘汰课程的负责人,五年之内不再允许申报此类课程。

(三)质量管理:学校将加强对开课课程的教学质量督导与检查,发现教学质量问题突出、师生意见较大、满意度低的课程,经核实后,将视情节情况予以停课、取消开课资格等处理。

五、联系方式

泉州校区:教学运行一科(杨思椿科学馆三楼301室)

戴敏敏 0595-22698818

厦门校区:教学运行二科(行政研发大楼三楼教务大厅)

舒淑丽 0592-6161165

附件:1.附件1:华侨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表.doc

 2.附件2:华侨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docx


                  教  务  处

                     2022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