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主页 |  加入收藏 
质量工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质量工程 > 正文

《金融学概论》教学大纲

时间:2018-05-21作者: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

选修

课程名称:

金融学概论

学时/学分:

32/2

英文名称:

Principles of Finance

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选用教材:

国强,《货币金融学》,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大纲执笔人:

建康

先修课程:

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大纲审核人:

适用专业:

 一、 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通过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普及,使学生清晰地掌握微观金融和宏观金融的相互影响。本课程目标在于孕育和培养既懂微观又懂宏观,能够整体把握金融相关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本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有:1、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利率决定、金融市场、投资组合理论、资产定价理论、金融衍生品、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控、金融监管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帮助学生构建广博且均衡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相得益彰,增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既懂科学技术,又懂金融的全面发展、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二、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介绍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方法和预备知识。其中,学生要掌握金融学的定义、金融市场的定义、金融机构的定义和种类、货币和货币政策与经济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研究金融市场的原因

二、研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原因

三、研究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原因

四、研究国际金融问题的原因

五、对于总产出、总收入、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定义

要求

1.理解金融的概念,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概念。

2.理解债券和股票的概念,熟悉利率和股票价格的波动性。

3.理解金融中介的概念,熟悉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

 

[练习题]

1利率变动对个人、金融机构、企业和整个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2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形式的演化、货币制度及其发展历史等,掌握货币的职能及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一、货币的起源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与定义

(一)关于货币本质的各种观点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二、货币的职能

(一)西方货币理论关于货币职能的表述

(二)马克思关于货币职能的理论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和货币制度的形成

二、货币制度的内容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及种类

四、人民币货币制度的建立及人民币制度的内容

要求

1.掌握货币的概念,会用货币的概念来分析问题。

2.掌握货币的功能,理解货币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3.掌握支付体系的演进,理解支付体系演进的原因。

4.理解流动性的概念,掌握用流动性分析货币层次的方法,掌握狭义货币供给和广义货币供给的概念,会分析货币层次,会计算不同货币层次的货币总量。

[练习题]

1.名词解释:货币、信用货币、货币制度、格雷欣法则、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2.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3.简述信用货币的特征。

4.简述货币各个职能的主要特征。

5.简述现代信用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应具备的条件。

 

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信用的概念;了解信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各种信用形式及特点。

[重点难点]信用的概念、特点;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区别;信用形式的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概念及特征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

二、主要信用形式

第三节 信用体系

一、信用法规

二、信用信息系统

三、信用评估机构

要求

1.理解信用及其本质,了解各种信用形式及其在社会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2.初步掌握各种信用工具的特征和功能

3.了金融工具的种类

[练习题]

1.名词解释: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消费信用、直接信用、间接信用。

2.什么是信用?构成信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如何认识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4.简述信用形式的种类及特点。

5.思考我国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利息与利率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利息和利率的基本概念,利率的决定和利率的作用,理解西方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各种利率理论的异同。

[重点难点]利息、利率的概念,利率的决定及利率的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一、利息的概念

(一)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二)利息的一般定义
二、利息的本质

三、利息收益化和收益资本化

(一)利息收益化

(二)收益资本化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一、利率的含义及表示

二、利率的种类

三、利率的构成

(一)纯利率

(二)通货膨胀补偿率(贴水)

(三)风险利率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理论

(一)古典的利率理论

(二)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三)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三、利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

第四节 利息的计算和运用

一、利息的计算方法

(一)单利法

(二)复利法

二、现值与终值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

(一)终值

(二)现值

第五节 利率管理体制及利率作用

一、利率管理体制

(一)利率管理体制的概念及类型

(二)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

二、利率的作用

要求

1.明确利息的本质和利息水平的决定因素

2.掌握利率理论主要内容

3.了解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练习题]

1.名词解释:基准利率、固定利率、浮动利率、市场利率、官定利率、利率市场化

2.如何理解利息的本质。

3.利率有哪些种类?

4.试述利率变动对一国宏观及微观经济的影响。

5.管制利率的弊端主要有哪些?我国正在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谈谈你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

 

第五章 金融市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和构成特点;了解金融市场分类;进一步认识金融市场的功能、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构成。

[重点难点]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金融工具的特征及主要的金融工具、有价证券的价值与价格、货币市场、证券市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含义及基本构成要素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二)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三)直接金融市场和间接金融市场

(四)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五)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六)拆借市场、票据承兑与贴现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

第二节 金融工具

一、金融工具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二、金融工具的分类

(一)短期金融工具和长期金融工具

(二)直接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三)所有权凭证和债务凭证

(四)基础性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

三、主要货币市场金融工具
(一)商业票据

(二)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三)回购协议

(四)短期国债券

四、主要资本市场金融工具

(一)债券

(二)股票

(三)投资基金券

第三节 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的特征及功能

二、货币市场的组成

(一)银行同业拆放市场

(二)商业票据市场

(三)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也称CD市场)

(四)政府短期债券市场

(五)回购协议市场

三、我国货币市场

第四节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的特征及功能

二、资本市场的构成

(一)证券发行市场

(二)证券交易市场

三、中国证券市场发展

第五节 衍生金融市场

一、衍生金融市场概念

二、衍生金融市场构成

(一)金融远期市场

(二)金融期货市场

(三)金融期权市场

(四)金融互换市场

三、衍生金融市场的作用

(一)控制金融交易风险

(二)降低金融交易成本

第六节 金融市场的功能与发展趋势

一、金融市场的功能

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的表现

要求

1.掌握金融市场的含义和基本功能

2.掌握金融市场的主类别

3.掌握主要的货币市场工具及特征

4.掌握主要的资本市场工具及特征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现货市场、期货市场、商业票据、可转让大面额定期存单、投资基金、回购协议。

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3.什么是金融工具?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4.比较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的区别

5.怎样理解衍生金融工具首先是避险的工具而不是投机的祸根。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机构的概念、存在的必要性、主要功能;机构体系的组成及相互关系;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及变革情况。

[重点难点]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金融机构的一般构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机构的功能及发展趋势

一、金融机构的概念及形成

二、金融机构的功能

三、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一、金融机构体系的概念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一)中央银行

(二)金融监管机构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

(四)商业性金融机构

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

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与改革

三、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中央银行

(二)金融监管机构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

(四)商业性金融机构

要求

1.初步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内涵分类、结构与职能,解改革的过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正确认识金融体系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并了解我国金融改革的趋势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投资银行、专业银行、储蓄银行、保险公司、金融公司、证券公司、信用合作社、政策性金融机构。

2.现代金融机构由哪些机构组成?

3.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由哪些机构组成?

4.政策性金融机构按业务划分,由哪些机构构成?

5.比较商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和职能。

 

第七章 商业银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主要业务及经营原则;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理解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原理及制约因素。

[重点难点]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派生存款制约因素;信用创造的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三、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形式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三、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一、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基础

(一)部分准备金制度

(二)非现金结算制度

二、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三、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过程

四、制约派生存款的因素

(一)法定存款准备率

(二)提现率(现金漏损率)

(三)超额存款准备率

(四)活期存款转化定期存款的比例

(五)其他制约因素:如贷款需求、条件等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要求

1.了解银行的起源、商业银行形成的途径及展趋势

2.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3.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框架、每一类业务的构成及主要内容

4.掌握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基本内容

 

[练习题]

1.名词解释: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表外业务。

2.比较单一银行制和总分行制的优缺点。

3.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包括哪些内容?

4.列举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做的表外业务。

5.商业银行能无限制创造货币吗?

 

第八章 中央银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央银行制度的形成,明确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掌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和其他业务。

[重点难点]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中央银行职能与商业银行职能的异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类型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原因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过程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及决定因素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中央银行负债的含义和内容

二、中央银行资产的含义和内容

三、票据清算业务

(一)票据交换所

(二)异地银行间资金汇划

要求

1.了解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掌握中国人民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3.在明确中央银行性质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央银行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4.掌握中央银行的职能,分析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练习题]

1.名词解释:中央银行、单一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票据交换、最后贷款人。

2.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3.详述中央银行有哪些业务?

4.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有何不同?

 

第九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货币供给的口径和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理解货币供求均衡的标志及其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影响我国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因素;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及理解

二、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

三、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三)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四)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五)现代货币主义代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四、我国货币需求分析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一)货币供给及货币供给量

(二)货币供给范围的扩展

(三)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原因和依据

二、货币供给的口径

(一)IMF的口径

(二)世界各国的统计口径

(三)我国现行货币供给量层次的划分

三、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四、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内生性

第三节 货币供求的均衡

一、货币均衡的概念

二、货币均衡的标志

三、货币均衡的条件

四、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    

要求

1.掌握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

2.掌握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

3.理解传统货币数量理论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4.理解存款货币和多扩张与多紧缩

5. 掌握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含义,并能说明它们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练习题]

1.名词解释: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货币供给的外生性。  

2.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区别与联系?

3.弗里德曼是怎样从自己的货币需求分析导出政策建议的?

4.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5.货币供给外生性和内生性的争论有什么政策涵义?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度量、分类与成因,掌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及其治理对策。

[重点难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定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及其治理对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与成因

四、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一)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二)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二、通货紧缩的类型和成因

三、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要求

1.掌握通货膨胀的定义和衡量

2.理解通货膨胀的成因,剖析其社会经济后果,掌握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3.分析通货紧缩的成果与后果,习并体会治理通货紧缩的经济政策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指数化政策、通货紧缩。

2.你是怎样认识通货膨胀效应的?

3通货膨胀产生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治理通货膨胀你有什么建议?

4.你认为在中国能否利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来解决就业问题?为什么?

 

第十一章 货币政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货币政策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学会应用有关理论分析现行体制下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和货币政策的影响问题。

[重点难点]货币政策目标内容、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果等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内容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

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二)再贴现政策

(三)公开市场业务

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消费者信用控制

(二)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三)不动产信用控制

(四)其他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四、其他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概念

二、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

一、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

(一)效应发挥的快慢(时滞的长短)

(二)发挥效力的大小(强度)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要求

1.掌握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及含义

2.了解货币政策各目标之间的矛盾及其协调方法

3.深刻理解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尤其是一般性货币的政策具及其运用

4.明确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与中介目标的概念和选择标准

5. 解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练习题]

1.名词解释:货币政策、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

2.试列表说明可能用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它们各自作用的特点。

3.什么叫做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如何选定中介指标?

4.分析各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5.分析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的因素。

 

第十二章 金融创新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理解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掌握金融创新的主要类型。

[重点难点]金融创新的动因及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创新动因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

二、金融创新的动因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内容

一、金融业务及工具的创新

二、金融市场的创新

三、金融制度的创新

第三节 金融创新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的经济效应

二、金融创新的货币政策效应

(一)金融创新与货币供给

(二)金融创新与货币需求

(三)金融创新与中央银行的宏观调节

要求

1.掌握金融创新的含义主要动因

2.掌握金融创新的类型

3.掌握主要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4.了解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脉络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创新、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制服务、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2.促使金融创新的因素是什么?

3.金融创新、金融管制和金融风险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4.试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与外汇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外汇、汇率的概念与种类、汇率的标价方法;理解汇率的决定基础与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掌握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

[重点难点]外汇、汇率及其标价方法;汇率的决定基础及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现行的国际货币制度的特点;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的概念、特点、种类和作用

二、汇率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与内容

三、欧洲货币体系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

一、国际金融机构的形成与发展

二、国际金融机构的构成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

(二)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第四节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一)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二)国际收支平失衡的原因

三、国际收支的调节方法    

第五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

二、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要求

1.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

2.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及其内容,明确国际收支平衡表各项目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3.掌握外汇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4.把握各种因素影响汇率的内在机理。

[练习题]

1.名词解释: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体系、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

2.试述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3.简述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4.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的世界银行主要宗旨。

5试述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措施有哪些?

 

第十四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风险的概念、特征、分类、形成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金融监管概念、必要性、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等。

[重点难点]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监管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风险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与特征

二、金融风险的分类

三、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

四、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的定义和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二、金融监管理论

三、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四、金融监管的内容

五、金融监管的三道防线

六、金融监管体制

要求

1.掌握金融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2.掌握金融风险的成果及对经济的影响

3.掌握金融监管理论的主要因素,理解金融监管机构的意义

4.了解金融监管体系的构成及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变的原因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存款保险制度、巴塞尔协议。

2.金融风险对企业经营活动和国家经济发展主要有哪些不良影响?

3.请结合股票或外汇市场行情变幻莫测谈谈你对金融风险的认识。

4.金融监管的定义、金融监管内容是什么?结合美国金融危机谈谈你对金融监管的认识。

 

第十五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金融发展的概念及衡量指标

二、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

一、金融抑制的定义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现象

二、金融抑制对经济增长的阻碍

第三节 金融深化

一、金融深化的含义

二、金融深化的内容

三、金融改革的正面效应

要求

1.掌握金融发展的概念及衡量

2.掌握金融抑制的定义及燕尾服中国家的抑制现象

3.掌握金金融深化的概念及内容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自由化、货币化率、金融相关率。

2.什么是金融发展,如何衡量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

3.金融压抑的政策原因有哪些?

4.金融抑制的负面效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金融深化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十六章 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危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认识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

[重点难点]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

一、国际直接投资概述不同观点

二、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及母国的影响

第二节 国际融资

一、发行或买卖有价证券

二、国际贷款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

二、国际游资在金融危机的作用

要求

1.明确国际直接投资的含义及对不同国的影响

2.了解国际融资各种途径和方法

3.了解国际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及成因。

4.探索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

[练习题]

1. 什么是国际直接投资

2. 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和母分别有哪些影响?

3.国际金融危机有哪些表现形式

4.国际金融危机成因有哪些

 

三、建议教学进度

本课程计划为32学时,计2个学分。各单元的内容与学时安排如下:

1次课

金融学概述

9次课

货币供求与均衡

2次课

货币与货币制度

10次课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次课

信用与信用工具

11次课

货币政策

4次课

利息与利率

12次课

金融创新

5次课

金融市场

13次课

际收支与外汇

6次课

金融机构体系

14次课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7次课

商业银行

15次课

金融与经济发展

8次课

中央银行

16次课

国际资本流动及国际金融危机

 

四、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附加课后阅读材料,利用QQ、微信等网络互动平台,给学生课后答疑。

五、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六、成绩评定方法

笔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七、教学参考书

林俊国,《金融学》,2013年,浙江大学出版社。

国强,《货币金融学》(第2017,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弗雷德里克 S.米什金(Frederic S.Mishkin),《货币金融学》(原书第4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罗伯特·C·莫顿(Robert C Merton),《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兹维·博迪(Zvi Bodie,《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